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5 昌都报社出版地址: 西藏昌都西路24号电话:0895-4823845传真: 0895-4822257






2025年11月04日

赓续红色基因 锚定高质量发展

昌都奋进“十五五”新蓝图

平措郎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历史交汇点,昌都作为西藏解放的第一座城市,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以昌都视角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既要回顾“十四五”的坚实足迹,更需谋划“十五五”的奋进路径,在赓续红色血脉中谱写发展新篇。

“十四五”时期,昌都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65亿元,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1%。这些数据背后,是昌都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全力推进清洁能源、交通枢纽、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的结果。例如,清洁能源产业已建在建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占全区一半以上,金上清洁能源基地光伏项目、全球最高海拔风电项目等成为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同时,玉龙铜矿无人驾驶示范项目、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在政务云的率先部署,彰显了科技创新对产业的赋能作用。这份成绩单,印证了昌都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坚定决心,也为“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对昌都而言,这既是战略机遇,更是责任担当。昌都市委提出的“一切向东,建设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市”目标,与全会精神高度契合。面向“十五五”,昌都需聚焦三大方向发力:一是强化动能转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清洁能源、矿产资源优势,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培育数字经济、文旅融合等新增长点。二是筑牢安全屏障,统筹发展与安全。全会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列为重要原则,昌都需在能源安全、生态保护、社会治理等领域持续发力。三是坚持民生为本,推动共同富裕。持续落实自治区“十大民生工程”,通过就业创业扶持、教育医疗提质、乡村振兴行动,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7633人、农牧民转移就业13万人的成果表明,民生改善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落脚点。

红色是昌都最鲜明的底色。近年来,“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以赛强党、以赛促治、以赛富民,累计举办七大类33项竞赛,覆盖群众34万余人次,激发了全民参与发展的热情。江达县通过“红在江达·逐梦向东”行动,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产业升级、生态保护与强边固防协同并进。这种以红色精神凝心聚力的实践,正是昌都落实四中全会“坚持人民至上”原则的生动体现。新征程上,昌都需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时代价值,将其融入社会治理、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为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展望“十五五”,昌都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区域竞争加剧,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西藏的政策优势、昌都的区位优势持续显现。只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紧扣“六个坚持”原则,昌都必能在服务国家大局中实现自身跨越。当前,昌都市已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副中心城市定位、生态保护、民生福祉等领域广纳建言,体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务实作风。

历史的笔锋挥毫泼墨,时代的鼓点催人奋进。昌都这片英雄的土地,曾用热血铸就解放丰碑,今天更需以奋斗续写现代化华章。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红色传统,砥砺实干精神,在“十五五”新征程上展现昌都担当,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贡献昌都力量! (作者系中共昌都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