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正涛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西藏时强调,要“围绕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这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激活县域经济找准了战略支点、提供了科学指引。高原特色产业作为连接城乡经济、惠及“三农”的重要纽带,是激活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载体,唯有锚定选对路子、群众认可、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绿色发展五大环节,方能推动产业从“有”向“优”、“强县”向“富民”转型。
选对路子是前提。产业发展,方向先行。选对产业路子,本质是找准县域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避免盲目跟风、千篇一律。从实践逻辑看,需把握两个关键:一方面,要做足“资源盘点”功课。深度拆解、精准匹配乡土资源,深挖县域独特的产业基础优势,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竞争力。如,芒康县南部乡镇地处干热河谷,海拔较低、土地肥沃、光照充足、灌溉便利,加之昼夜温差较大,有利葡萄品质形成,为发展葡萄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另一方面,要强化“市场导向”思维。要调研市场需求、分析产业趋势,找准县域产业发展定位,在兼顾短期效益与长期潜力的基础上,构建“多元支撑、梯次发展”的产业格局,确保产业发展既“接地气”又“接市场”。
群众认可是基础。产业发展的核心在“富民”,群众既是产业发展的参与者,更是最终受益者。要赢得群众认可,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不可或缺。首先,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在产业规划、项目落地前,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议事协商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化解产业发展与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让群众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谋划”。芒康葡萄起源于19世纪中叶,历史悠久、种植普遍,发展葡萄产业时群众认可度较高。其次,要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构建完善统分的经营机制,创新探索“专合组织+农户”种植、“公司+党支部+农户”订单收购、“公司+专合组织+农户”产销结合等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群众不仅能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务工获得稳定收入,还能通过入股分红分享产业红利。芒康在发展葡萄产业时探索出“基地流转、企业代管、群众自管”模式,实现“一串葡萄带富一方百姓”的效果。此外,还要强化技能培训。因人制宜开展种养管理、电商运营等技能培训,让群众从“想参与”到“能参与”,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行家里手”。
龙头带动是关键。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领头雁”,产业要实现从“小散弱”到“大聚强”跨越,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要突出龙头带动,需做好“三篇文章”:一是精准“引”。围绕主导产业靶向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借助其品牌、渠道优势打开市场。二是系统“育”。扶持本地发展较好的中小企业,通过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式,推动其向龙头企业转型。三是全面“融”。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带动农户、作坊融入市场,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系基地、基地接农户”农工贸一体化发展格局。目前,芒康培育葡萄酒生产加工企业6家、个体作坊90家,产业产值突破1.42亿元。作为龙头企业代表,1865酒庄与尼日利亚达成战略性合作关系,“达美拥”成为第九届亚洲国际电影节指定供酒。
科技支撑是核心。科技创新是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科技赋能提升产业竞争力。在生产环节,要推广良种培育、智能作业、绿色防控等实用技术,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契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在加工环节,要引入精深加工技术,更新自动化生产线,推动农产品从“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提升附加值。在销售环节,要运用大数据、直播电商、冷链物流等技术,打通“产地到餐桌”的流通堵点,实现“线上+线下”融合销售。例如,芒康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对外建立实体经销店、签订销售协议,对内建设冷链物流、探索直播带货模式,打通了企业与市场“鸿沟”,解决了产品销售难题。同时,还要破解县域“引才难、留才难”问题,构建“柔性引才+本土育才”机制,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让科技真正扎根基层、服务产业。芒康目前已健全“院校+科研+基地”发展体系,以建立“专家教授工作站”方式为葡萄产业赋能增效。
绿色发展是根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产业发展的底色,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发展产业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做到绿色发展,需要保持“三个坚持”:坚持绿色生产。坚决摒弃高污染、高耗能产业,优先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注重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技术推广应用,让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得益彰。坚持循环发展,开展畜禽规范养殖、粪污资源利用、秸秆回田处理、农膜回收处置行动,推进“以地定养、以畜定种、以肥养地、种养结合”新模式,打造“畜—肥—农”种养循环产业新业态。坚持融合发展。大力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积极探索“景点+文化+农业+民宿”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持续打造“生态+品牌”名片,真正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芒康通过农田基地、荒坡开发、庭院零散种植相结合的方式发展葡萄产业,产区林木覆盖率提高15%,在涵养水源、绿化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三品一标”认证、品牌商标注册、溯源体系打造,“芒康葡萄”顺利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芒康县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高原特色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唯有统筹推进“五维路径”,协同发力、久久为功,才能激活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让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不断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作者系芒康县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