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鲲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集中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成果,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特别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擘画,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商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通过研读,我获益匪浅,现结合昌都商务工作实际,浅谈几点认识。
一、全面深入系统完整地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深刻认识和强烈感受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谋划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的生动实践,集中展现了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
一是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引领商务工作方向。第五卷通篇贯穿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商务工作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必须始终从政治高度思考和谋划商务发展,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昌都商务领域不折不扣落地生根,切实将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商务发展效能。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商务为民宗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商务工作事关民生福祉,必须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完善流通网络、激发消费潜力、保障市场供应,让商务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百姓。
三是必须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商务高质量发展。第五卷对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出了深刻阐述。昌都商务的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其贯穿到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布局、考核评价全过程。尤其要强化创新驱动,探索商务新业态新模式;注重区域协调,推动城乡商贸一体化发展;突出绿色低碳,发展生态友好型商贸流通;深化开放合作,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共享发展,让商务惠民成效更加凸显。
四是必须坚持服务新发展格局,找准商务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昌都商务工作必须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畅通内外流通渠道,提升集散枢纽功能,努力从“地理通道”迈向“经济走廊”,在服务“双循环”中展现更大作为。
五是必须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商务发展新空间。第五卷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系列部署。昌都必须树立“开放前沿”意识,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优化营商环境,努力实现从“内陆腹地”到“开放高地”的转变。
六是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商务领域安全底线。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商务领域涉及市场保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数据安全等,必须树立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商务发展行稳致远。
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昌都商务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全市商务系统坚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区党委和市委决策部署,锚定“四件大事”“四个创建”,聚力“一切向东,建设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引领示范市”目标,围绕商贸流通、消费促进、对外贸易、供销合作、保障民生等领域,推动商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消费“压舱石”作用更加稳固。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成功举办“幸福昌都·惠享生活”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有效激发市场活力。1至8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4.51亿元,预计全年达106亿元。累计开展促消费活动28场次,共计投入资金7869万元,核销资金7332万元,带动消费45160万元。新业态蓬勃发展,1至9月,网络零售额达43089万元,同比增长15.20%。
外贸“新引擎”动能加速集聚。全力推动外贸保稳提质,开放型经济实现突破。1至8月,全市进出口总额达121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44.8%。平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两站两中心”(外贸综合服务站、海关工作站;进口商品驳接中心、出口商品开放中心)完成选址规划,相关制度机制同步完善。建立外贸企业培育库,重点扶持10家潜力企业。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尼泊尔博览会,成功举办进口商品展销会。青稞制品、林下资源、哈达制品、高原红酒等地方特色商品首次成功出口。
流通“大动脉”网络日益健全。着力打通流通堵点,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流通效率。“两地双向仓”模式创新落地,昌都集散中心仓与重庆前置仓投入运营,构建起“渝企+藏企+邮政”供应链共同体,完成首单价值13万元产品出藏。县域商业与冷链体系加快建设,已完成贡觉、类乌齐等6个县(区)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市级供销公司(康衢供销有限公司)组建完成。“832平台”1至8月直接销售本地农特产品达236万元。
商务为民“保障网”兜底筑牢。坚决履行市场保供职责,加强行业监管,守牢安全底线。1至8月累计调入猪肉、牛肉、蔬菜、水果、鸡蛋等逾8700吨,投放市场逾9600吨。加强成品油、再生资源、报废机动车拆解、餐饮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三、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努力在商务领域做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
知是行之始,知之深切,才能行之自觉。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党委、市委各项部署,聚焦“十五五”商务发展规划蓝图,以创新突破为核心动力,狠抓落实,攻坚克难。
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强化创新枢纽定位。紧扣昌都“藏东商贸物流中心”“藏东开放枢纽”定位,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是探索建设“低空经济物流走廊”。规划研究无人机、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在应急物流、高端农产品运输、边境巡检等方面的应用场景。二是推动“数字口岸”先行先试。率先探索与拉萨海关、援藏省市合作,建设线上“数字口岸”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报关、结汇、退税、物流追踪等“一站式”数字化服务。三是创建“澜湄合作西藏节点”。积极对接国家澜湄合作机制,探索将昌都纳入合作框架,开展与湄公河国家在特色产品贸易、文化旅游、技术培训等领域的合作。四是积极“借船出海”。以“昌都·重庆两地双向仓项目”为抓手,借力重庆市江津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主枢纽优势,推动更多产品向东南亚、南亚方向出口。
在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上实现更大突破,创新供给与场景。一是打造“地理标志产品溢价工程”。针对阿旺绵羊、青稞白酒、金虫草等,不仅申请认证,更要通过创意设计、文化赋能、品牌叙事、定制化服务,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发展“体验式国道经济”。沿317、318国道规划建设一批集观光、研学、体验、消费于一体的“文旅商”综合体,让游客“停下来、深体验、促消费”。三是培育“银发经济特色消费区”。打造一批适合老年人的高原康养产品、绿色生态食品定制服务和高品质旅居基地。
在推动外贸创新发展上谋求更大进展,创新业态与模式。一是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模式研究。争取在条件成熟的区域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破解中小微企业出口难题。二是探索“外贸综合服务+区块链”。建设外贸数字化智慧服务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出口商品从源头到通关的全流程溯源、增信,提升“昌品”信誉。三是实施“以外援外”招商策略。借助援藏省市资源,联合举办昌都特色产品推介会,精准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
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上取得更大成效,创新技术与应用。一是做实做强“昌都·重庆两地双向仓项目”。利用前置仓实现快速配送,持续扩大昌都特产销售规模,创新“藏品出藏”的终端销售模式。用好昌都集散中心仓集采分拨内地物资,搭建线上线下销售体系,丰富生鲜水果、百货副食等供应,平抑昌都民生物资物价。二是建设“智慧物流云图”。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搭建覆盖全市的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仓储、运输、配送全程温控可视化、可追溯,并与“两地双向仓”系统无缝对接。三是推广“绿色循环包装”。在电商快递、冷链运输中试点推广可循环、可降解的标准化包装,打造绿色物流示范。
在统筹供销改革发展上体现更大担当,创新机制与平台。一是探索“供销+村集体经济+农户”利益联结新模式。通过股权投资、订单农业、保底收购等方式,深化供销社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二是打造“数字供销”服务平台。开发集农资在线订购、技术咨询、产品在线销售、物流预约、普惠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APP或小程序,提供全方位数字化服务。三是探索建立“商务供销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整合生活必需品供应、市场价格、重点企业运行、外贸订单等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进行趋势预测和智能预警,提高市场调控的前瞻性和精准性。
作为商务部门负责人,我将带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精髓要义,秉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的勇气,团结带领商务系统干部职工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为昌都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商务系统的全部力量!
(作者系昌都市商务局党组副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