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边坝融媒 斯郎曲平 亚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更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根本路径。近年来,边坝县始终锚定“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生态优先、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特色之路,而尼木乡林麝养殖基地正是这条路上最亮眼的实践成果。
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家人工驯养林麝产业化示范基地,该项目自2018年正式立项启动以来,历经多年技术攻关与实践探索,已在林麝驯养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性进展——如今基地麝香年产量稳步增长、幼崽繁育存活率显著提升、疾病防控体系日趋完善,核心指标全面超越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成为高原特色养殖产业的标杆。
“这里是林麝繁育中心,繁育的幼崽会优先投入野外适应性试点。对比数据显示,试点林麝的身体机能、健康指标均优于传统圈养个体。”基地负责人李浩介绍,2024年基地新生幼崽43只,总存栏量达273只,麝香产量较去年增加100余克,全年产量突破530克,产业规模与效益实现双提升。
自运营以来,基地始终坚持“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养殖理念,通过引进专业技术团队、配备现代化养殖设施,构建起涵盖饮食配方研发、繁育模式创新、麝香规范采集的完整驯养体系,为麝香品质稳定与体系增长筑牢了技术根基。
产业兴则百姓富。2024年,边坝县林麝养殖场实现产值156.7万元,直接带动周边群众增收28.6万元,有效激活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基地技术人员索朗罗培便是受益人之一,眼下他正忙着为林麝合圈工作做准备:“合圈是为每年最重要的配种环节打基础,从10月份开始到次年1月份结束,这三个月是基地一年中最关键的生产期。”
如今的边坝县林麝养殖基地,不仅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引擎”,更成为促进民族团结、守护高原生态安全、助力固边兴边的生动实践。这颗在雪域高原上熠熠生辉的“产业明珠”,正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升级,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边坝新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