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2265期)
37.每个人都可能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正确认识焦虑症和抑郁症。
焦虑和抑郁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通过自我调适或心理咨询可以缓解和消除。
莫名的紧张、恐惧,伴有明显的心慌、出汗、头晕、呼吸急促等,严重时有濒死感、失控感,如频繁发生,有可能是焦虑症。
心情压抑、愉悦感缺乏,伴有精力和食欲下降、对未来感到悲观等,甚至有自伤、自杀的念头或行为,如持续2周以上,有可能是抑郁症。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焦虑症或抑郁症,要尽早就医。
38.通过亲子交流、玩耍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发现心理行为发育问题应及时就医。
促进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的5大要素:良好的健康、充足的营养、回应性照护、早期学习机会和安全保障。
养育人应重视并掌握亲子交流、玩耍及运动的知识与技能,为儿童创造交流、玩耍及运动机会,促进其各种能力协同发展。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为0~6岁儿童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家长如怀疑儿童有心理行为发育问题,应及时就医。
39.劳逸结合,起居有常,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时长存在个体差异,成年人一般每天需要7~8小时睡眠,高中生8小时,初中生9小时,小学生应达到10小时。
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常。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睡眠,建议晚上11点前上床休息。
长期睡眠不足有害健康,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导致情绪不稳,诱发心理疾病,增加患病风险。
如出现持续性睡眠障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