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正森)近日,在重庆市第九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专家全力支持下,昌都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成功实施藏东地区首例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BPA),为一名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带来新生。
入院前,患者多吉(化名)自述长期受严重胸闷、气促困扰,日常活动能力较差。虽曾到北京接受肺动脉内膜剥脱术,但近半年相关症状有复发加重迹象。
入院后,医学影像检查显示:多吉存在多支肺动脉血栓堵塞及肺动脉高压,属于内膜剥脱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可能导致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和右心衰竭,严重时可导致死亡,5年生存率仅30%,传统药物治疗效果有限。
重庆援藏队员、重医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何威表示,对于多吉这类术后残留肺动脉患者,微创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是优选治疗手段。
然而,鉴于患者曾做过内膜剥脱术,因此本次手术风险相对会更高,且在高原地区实施手术,患者还得面临耐受性、技术复杂性及围术期管理等多重挑战。
经多学科充分评估,何威牵头制定了周密手术方案。他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和精湛技术,快速精准定位病变血管,成功帮助患者完成8支肺动脉的球囊扩张。
术后,患者肺动脉压力显著下降,血流动力学改善,胸闷气促症状明显缓解,经过数日恢复治疗,已康复出院。
该手术不仅填补了藏东地区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也显著降低了患者长途转诊风险,标志着昌都人民医院在复杂肺动脉高压诊疗能力上取得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