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5 昌都报社出版地址: 西藏昌都西路24号电话:0895-4823845传真: 0895-4822257






2025年08月08日

甲子巨变迎大庆 振兴奋进新时代

——江达县60年发展成就斐然

江达县全景

这是江达县新闻发布会现场。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群旦次仁 梁侠 陈娜 扎巴绕吉 邓珠泽仁

8月6日,“甲子巨变迎大庆 振兴奋进新时代”——昌都市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县(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江达县县委常务副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高伟向社会各界介绍了江达县60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经济腾飞,产业结构优化

解放前,江达县农牧业占社会总产值绝大部分,如今产业结构大幅优化。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7.32亿元,同比增长6.9%,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持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3亿元,同比增长6.5%。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良好,青泥洞乡索日村、巴纳村两个光伏电站全年累计发电量3.63亿千瓦时,累计上网电量3.5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率达97%。截至2024年底,全县共有各类经营主体4458户,同比增长8.2%,注册资金67.6亿元。

民生改善,福祉大幅提升

交通方面,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第一条公路G317线,到如今全县13个乡(镇)通油路、96个村(社)全部通达,农村公路里程达2063.129公里。教育上,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小学、初中入学率在99.9%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99.06%。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江达县人民医院创建为二级甲等医院,江达县藏医院成为昌都市首个创建二级医院的民族医院,13乡(镇)标准化卫生院、96个村(社)标准化村卫生室和村医覆盖率达到100%。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乡村振兴稳步推进,1960年人均收入仅98元,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227元,同比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048元,同比增长7.3%。

文化繁荣,传承绽放光彩

江达县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岗托村被誉为“西藏解放第一村”。现有32项非遗项目、48名代表性传承人,打造出20余种文化旅游产品,文化企业12个,全年销售额达580.3万元。2024年度旅游接待人数58.48万人次,同比增长32.32%,旅游收入7485.19万元,同比增长32%。岗托红色旅游景点2024年接待党史学习教育团1192个,7603人次。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13乡镇文化站设施设备开放率和使用率均达100%。

生态优良,绿色底色鲜明

江达县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全面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推进生态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9.14%,草原综合覆盖度79%。建有昌都市第一座县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保持100%。完成13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主要河流、湖泊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国家Ш类标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22年,江达县被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续多年在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考核中获“优秀”。

高伟在答记者问环节表示,江达县作为西藏东大门,岗托村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十八军军营旧址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县里深挖红色资源,出版《红色江达》一书。下一步,江达县将以“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出发点,推动红色文化进机关、校园、军营、企业、寺庙和群众家中,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为江达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奋勇争先。未来,江达县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