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湘楠 王正森 邓珠泽 仁青)7月9日至10日上午,为期一天半的2025年全区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工作培训班观摩活动中,学员们走进昌都多个场所,实地了解当地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成果,探索创新路径与发展方向。
走进类乌齐县滨达乡小学,擂鼓舞声拉开观摩序幕。多彩的文艺展演、创意手工作品、丰富的兴趣小组活动,吸引学员驻足观看、拍照记录。“我给叔叔阿姨介绍了学校,还表演了巴乌和口风琴。学这些已经一年多了,我从内向变得自信了。”该校学生次仁央宗说。
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镇中心小学思政办主任旦增尼玛感慨:“通过参观,孩子们的灵动表演和多元成长轨迹清晰可见,这不仅是才艺的绽放,更是素质教育的生动答卷,让人看到教育沃土的生命力。”
随后,学员们走访卡若区俄洛镇第一小学、察雅县吉塘镇中心小学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及吉塘镇展览馆。红色文化融入的锅庄舞、民族特色非遗藏戏等活动,展现了地方资源与少年宫建设结合的成效。察雅县香堆镇第一小学学生向巴措姆分享:“我从三年级加入藏戏队,平时利用兴趣班、课间操练习,想通过表演让更多人感受香堆藏戏的魅力。”
日喀则市吉隆县日完全小学老师加措认为,昌都学校的红色教育很有亮点:“我们是边境学校,更应重视红色教育,回去会把这些融入少年宫活动,让孩子接受更全面的素质教育。”
山南市乃东区颇章乡小学老师王大阳也提到,本校非遗雅砻扎西雪巴兴趣小组,既保护了文化多样性,也为少年宫注入活力。
此次培训搭建了经验共享平台,助力乡村学校少年宫标准化、特色化建设,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农村青少年,推动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双向赋能。
阿里地区普兰县普兰镇多油村小学老师边巴次仁表示:“培训和观摩让我收获很大,回去会落实二次培训,把经验分享给同事,让学校少年宫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