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索朗多布杰)2025年以来,全市“扫黄打非”战线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实施“123”工作法,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落细落小、到边到底,深入查堵有害出版活动,全面净化网上网下文化环境,有力服务了市委工作大局。
锚定“一个主题”,在建机制、强联合上下功夫。全市“扫黄打非”工作紧密结合区情,紧扣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重大主题,以维护全市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为目标,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使命担当,增强系统观念,突出形成合力,立足长远长效,补齐工作短板,完善联动机制,找准各项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深入开展“清源”“固边”“净网”等专项行动,廓清传播渠道、斩断传播链条,为“迎大庆·颂党恩·共奋进”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紧盯“两个部位”,在净市场、清网络上下功夫。各级“扫黄打非”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协作,抓实扫除“黄”“非”重要任务,切实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环境。善用暗访机制,加大对出版物市场、印刷企业等重点场所的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活动,着力净化市场环境。坚持“网下管什么、网上就要管什么”原则,采用“人盯+技防”的方式,加强对各类网络平台的排查力度,严厉查处网上非法出版物和涉黄信息,着力清朗网络环境。
突出“三个方向”,在夯基础、求突破上下功夫。全市各级“扫黄打非”战线坚持把动员群众、互助成长、强化办案作为主攻方向,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护安全、防风险、正风气、促发展”工作,有力推动了“扫黄打非”工作。充分利用相关渠道,组织开展宣传宣讲活动,提高“扫黄打非”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用好“网上+网下”两个场景,大力开展“绿书签行动”,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强化办案意识,加大案件查办力度,有力震慑违法行为。
2025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945人次,检查各类文化经营场所1747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物(侵权盗版)63本;受理处置涉昌负面信息201条,依托“昌都举报”微信小程序,共受理举报涉黄信息8条,发现处置有害信息6条、涉AI技术滥用信息1条;已办结“扫黄打非”案件4起,正在侦办9起;共开展“扫黄打非”宣传宣讲活动120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1400余份,发放宣传物品6430余份,参与群众、学生达12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