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机关作风是党和政府形象的具体体现,直接关系到行政效能、干群关系和社会评价。作为第一政治机关,昌都市委办公室始终坚持把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坚持从细微处着手,于日常中规范,以一系列具体、可感、长效的举措,塑造严谨、务实、亲民、高效的机关新风貌。
明确桌旗摆放要求,彰显政治属性。市委办公室作为市委的核心机关,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第一贯彻执行者,摆放桌旗是作为第一政治机关最直接、最鲜明的政治体现。对此,市委办公室机关党委严格按照办公桌旗的功能定位和使用场景,明确要求班子成员和各局(馆)、办、中心、科室摆放“党旗、国旗”桌旗,全办上下政治立场进一步鲜明、庄重严肃的氛围更加浓厚、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得到强化。
规范党徽佩戴要求,强化责任担当。党徽是党员身份的象征,是责任与承诺的标志,对于党员同志,规范佩戴党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示范作用。对此,市委办公室明确要求在职党员在工作时间、参加党的会议和活动时必须规范佩戴党徽,把组织纪律的要求,转化为“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的具体实践。一枚闪亮的党徽时刻提醒党员牢记宗旨、不忘初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激励党员在岗位履职、服务群众、攻坚克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党性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机关作风建设的坚强引领力量。
规范干部着装要求,彰显职业素养。着装是职业身份和单位形象的外化,机关工作人员的着装象征着公权力的严肃性与公信力,更是对自身职业身份和机关集体荣誉感的强化。为塑造专业、干练的公职人员形象,市委办公室明确要求在工作时间,尤其是重要会议及公务活动期间,倡导穿着整洁、素雅的职业装或正装,避免过于休闲、暴露、随意或奇装异服,机关干部专业、认真、尊重的形象和态度进一步得到塑造和传递。
推行名牌桌牌制度,提升服务效能。清晰的身份标识是沟通信任的桥梁,市委办公室全面推行名牌、桌牌制度,要求工作人员在岗期间必须规范佩戴名牌、合理摆放桌牌。名牌、桌牌的普及,极大地方便了干部群众办事,使其能迅速辨识工作人员身份,明确对接对象,减少沟通障碍,提升服务精准度。同时,它也是一种无形的监督机制,“实名制”服务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自律意识,促使服务态度更热情、办事流程更规范,有效提升了机关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阳光型”、“服务型”机关建设更加凸显。
深化卫生评比机制,展现严谨风貌。以营造简洁、干净的办公环境为目标,采取“红黑榜”形式持续开展机关内务卫生大比拼,着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制定印发《中共昌都市委办公室机关内务卫生检查评比办法(试行)》,规范梳理卫生评分项目和评分标准,提出“四净三无”要求(地面净、桌面净、门窗净、设备净、无异味、无杂物、无死角)。定期组织检查评比,量化评分标准,公开评比结果,形成“人人讲卫生、处处显文明”的自觉氛围,规范、严谨、可信赖的第一印象更加鲜明、立体。
(来源:昌都市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