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2241期)
10.儿童出生后应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成年人也可通过接种疫苗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接种疫苗不仅能够保护个体健康,还能阻断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接种证。
疫苗在保护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年龄段人群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接种,达到防病目的。
根据防控要求,配合做好相关流行病学调查、隔离、疫苗接种和治疗等工作。
接种疫苗可前往就近的接种单位,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医院等,具体可咨询或查阅当地卫生健康或疾控部门发布的最新信息。
11.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不会通过空气、水或食物传播。
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设施传播,不会通过礼节性接吻、拥抱、咳嗽、蚊虫叮咬等方式传播。
与感染者共用针头和针具、输入感染者的血液等、移植感染者的组织或器官可造成传播,与感染者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纹身和针刺也可能引起传播。
提倡负责任和安全的性行为,抵制卖淫嫖娼、聚众淫乱、吸食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艾滋病、乙肝和大多数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发生高危行为后,要主动进行检测。
12.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患者能够治愈。
肺结核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染他人。
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主要可疑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肺结核可防可治,只要坚持规范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治愈。
自行停药、间断服药或减少剂量等,易导致治疗失败。往往还可能引起结核菌耐药,治疗费用更高,治愈率较低。
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必须外出时须佩戴医用外科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