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卓嘎群措 八宿融媒 永珠达瓦 仁增卓嘎)海拔3060米的拉根乡尼巴村,地处横断山区,位于八宿县城东部,距县城8公里。这座充满浓郁藏东风情的村落,在“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热潮的推动下,正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以文旅为笔,绘就一幅崭新的发展画卷。
红色传承:触摸历史的温度
5月14日,记者跟随沂蒙哥文旅团队,踏上了探寻昌都市八宿县拉根乡尼巴村文旅魅力的体验式采访之旅。
在八宿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71道班旧址),时光仿佛倒流,珍贵的历史影像和实物生动地再现了各族同胞齐心协力修筑川藏公路的壮丽场景。这些影像和实物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团结精神的生动写照。
来自山东的游客李女士在一组筑路老照片前久久驻足,眼中满是动容。她感慨道:“这些影像就像一部鲜活的史书,让我真切感受到民族团结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先辈们用生命和汗水铸就的丰碑。看着他们坚定的眼神,我仿佛能听到当年开山凿石的轰鸣声,感受到他们为了共同目标拼搏的热血。”
随后,众人来到拉根乡尼巴村民族团结广场。广场上的藏式壁画和文化浮雕吸引游客们纷纷拿出相机拍照留念。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碰撞中,民族团结的共识如同一颗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文化交融:品味民俗的韵味
尼巴村的民俗互动体验区成为了游客们感受藏式文化魅力的热门场所。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游客展示并讲授“三搅三提”酥油茶制作技艺。来自北京的游客王先生轻轻抿了一口热腾腾的酥油茶,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由衷赞叹:“这可比奶茶醇厚多了,就像一首悠扬的民族之歌,韵味悠长!”
糌粑DIY体验区同样人气爆棚。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手磨青稞面、揉捏糌粑团,亲身感受着藏族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来自成都的游客张先生兴奋地说道:“制作糌粑的过程,就像是一场与高原文化的对话……”
为了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趣味问答环节。一个个知识“彩蛋”吸引着游客们积极抢答。在互动共融的氛围中,大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情感共鸣:共舞团结的旋律
当夜幕降临,繁星点点,尼巴村精心设计的“‘三个一’体验环节——共跳一支舞、同唱一首歌、观赏一座房”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村文艺队与游客们手拉手,跳起了“团结锅庄舞”,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紧接着,《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声响彻山谷。游客们舞动着小红旗,用歌声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赞美。
尼巴村通过挖掘自身文化与自然资源,积极发展文旅产业,藏东民居文旅项目的运营,不仅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旅游体验,还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八宿县拉根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冯迎表示:“藏东民居项目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现已全面运营,累计接待游客468人次。项目通过文旅融合,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民族团结‘实’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