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覃洪溁 高云龙)类乌齐县坚持推动简单考“材料”、查“痕迹”,向重点考成效、看实绩转变,跳出“桎梏圈”,以“怎么考”“考什么”“考得好”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助推考核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组织领导,跳出“材料”看“实料”,精准谋划“怎么考”。类乌齐县建立完善“县委领导、考核办统筹、牵头单位推进、责任单位落实”的一体化考核运行机制,研究制定《2024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简化考核程序,对乡(镇)、县直单位统一编排考核组,全面减少考核对象迎考的人力、财力和精力负担。同时,向38家县直单位和10个乡(镇)征集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意见,制定下发《乡(镇)、县直单位、科级寺管会考核评价办法》,将市考指标分解下达至各单位,实行差异化考核,根据职能职责、性质特点和重点任务,实现从“考材料”到“考成效”的转变。
细化考核方式,跳出“盆景”看“风景”,精准设置“考什么”。类乌齐县将“差异考核、分类评价”贯穿量化考核全过程,把全县10个乡(镇)、38个县直单位和13个科级寺管会划分2种类别,细分职能部门,统筹不同单位的规模体量、工作职能,结合共性工作、个性工作,针对性设置量化考核指标。乡(镇)采取“党建+四件大事”方式施行差异化考核,县直单位和寺管会领域采取“党建+职能目标+保障目标+加减分”方式施行差异化考核。积极探索建立“上级部门评、基层群众评、分管领导评”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上评下”看单位工作实效度,向38家县直单位上级业务部门发放征求意见函38份,“下评上”看基层群众满意度,向10个乡(镇)针对38家县直单位发放征求意见函,“左右评”看班子履职情况认可度,提高评价考核的公平性。对照《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关于精简优化基层考核的通知》,对开展的考核事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考核事项进行“保留”“合并”或“取消”的意见,清理考核事项2项、考核指标71个。
突出结果运用,跳出“时效”看“长效”,精准保障“考得好”。类乌齐县健全“N”项激励机制,坚持评价标准梯度化,按工作质效分别将考核对象评价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不确定等次”五个等次,将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重要依据,将88名善谋划、重实干、肯担当、出实效的干部晋升职级。同时,坚持县直单位党政正职个人考核与单位年度考核相结合,以“单位年度综合考核得分×70%+民主测评得分×20%+分管县级领导评分×10%”的方式计算出党政正职个人考核得分并进行排名确定优秀人选,2024年度按照评优名额评定出10名优秀党政正职干部。对量化考核“不称职、不确定等次”的县直单位党政正职干部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对其进行提醒谈话,针对性提出意见建议,跟踪了解查纠整改情况,切实以考核“指挥棒”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