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娜 向巴曲增)用非遗长廊搭建起一座桥梁,连接过去与未来,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8月20日上午,由昌都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主题为“闽昌情深 共铸文化共同体”的第十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非遗长廊”暨福建文旅图片展活动在茶马广场举行。
活动中,大家共同观看了非遗歌舞表演——由察雅香堆民间藏戏团带来的察雅香堆藏戏拉开帷幕,卡若区艺术团、昌都三江老干部艺术团、芒康县艺术团、洛隆县硕督镇硕督村文艺演出队、丁青县艺术团带来的锅庄舞《家乡》、合唱《康巴姑娘》、弦子舞《阿热拉姆》、狮子舞《吉韵硕督》、热巴舞《琼热巴》等7个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这些歌舞表演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以创新的表演形式,让观众在欣赏精彩演出的同时,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正在体验簪花文化的市民达瓦拉姆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一直在外求学,只能从网络上了解本地的一些传统文化。这次我回到家乡参与本届茶马文化艺术节,能够近距离地体验传统文化,也感受到了它们的魅力。还通过此次活动体验了福建的簪花文化,我觉得簪花非常好看。希望能够举办更多类似传统文化活动,让大家都能多多了解。”
精美的唐卡、贡觉的氆氇、察雅县吉塘的藏靴、丁青的热巴鼓、边坝县的马武藏刀……放眼望去,各色非遗商品琳琅满目,非遗传承人竞相亮出绝活,市民游客穿梭在市集中,品尝非遗美食,观看非遗表演,体验非遗服饰,乐在其中,不仅好玩,还增加了对非遗的认识,增强了文化自信。
“恰逢援藏三十周年之际,我们来到昌都举办福建文旅图片展,带来了福建的五大世遗、九市一区的优美风光以及丰富的文化,向昌都的市民游客们展现我们‘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的独特魅力,还带来了福建蟳埔女、湄洲女、提线木偶为代表的非遗传承文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兴趣。”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处长徐扬表示,“近年来,我们福建和昌都交流特别密切,合作特别频繁,希望借这个机会,更好发挥两地的特色和优势,在更深的领域、更高层次上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举办更多丰富多样、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双方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客源互送,推动两地的文化旅游更加繁荣发展。”
据了解,图片展集中展示了昌都市级以上10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及代表性传承人的珍贵图片和项目传承人简介,包括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节庆活动、民间传说等多个方面;福建文旅图片展展示了福建的五大世遗、九市一区的文旅风光和历史文化。通过视觉艺术的形式,让参观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昌都市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近距离感受“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的福气之美。
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晋美说:“今天,我们齐聚茶马广场,共同见证昌都市第十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非遗长廊’的璀璨绽放,也十分有幸地迎来了福建文旅图片展开展,通过搭建这样一个集展示、交流、体验于一体的平台,让更多人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视觉、听觉和触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与文化的碰撞,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展示形式,不仅促进了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还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同时也加深了福建和昌都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