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八宿融媒)经过三个多月的辛勤耕耘,昌都市八宿县白玛镇旺比村迎来收获的时节。一串串红灿灿的圣女果像小灯笼一样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仿佛是大自然甜美的馈赠。
“谁能想到这片盐碱地竟然还有这么大用处。”望着眼前丰收的景象,旺比村村委会主任尼玛泽仁笑得合不拢嘴,心中充满了说不出的喜悦。
从盐碱地到高产地的转变,离不开物联网植物工厂的建设。2022年底,八宿县引进藏戈壁田园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旺比村建设起了现代农业物联网植物工厂,让原本荒废的三十多亩盐碱地焕发了新生机。通过无土栽培的方式,这里种满了圣女果、莴笋、辣椒等各式各样的蔬菜,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物联网高效植物工厂采用了全水培的技术,完全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这种技术就像给植物们装上了智能管家,无论是干旱还是湿润,无论春夏秋冬,都能让这些农作物茁壮成长。有了这个高科技的帮助,哪怕是在最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也能实现全年全天候种植。
为了让这个项目顺利落地,白玛镇的领导们可是费了不少心思。他们多次到现场考察,指导旺比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紧盯关键环节和“易堵节点”,防范化解矛盾纠纷,组织干部学习项目和企业建设的有关行政审批流程及各项要求,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并与相关部门和企业沟通联系,准确掌握手续办理进度情况,及时提供企业所需的政策咨询和帮办服务,帮助企业集中精力搞建设、抓生产。
在此过程中,白玛镇坚持党建引领,督促、指导旺比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全面构建“亲清”营商环境。一方面,把优化营商环境放在突出位置,结合党纪学习教育、作风建设、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压实营商环境首问责任和转办落实责任,健全镇党委书记亲自抓、选派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具体抓的长效机制。同时,及时开展“三资”清产核资登记录入等工作,并依托村级组织建设,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健全完善资产管护制度,明确资产管护责任,保障资产实现长期稳步发展。
据介绍,物联网数字工业化农业项目一期工程共投资1400万元,于2023年年底建成投入试运营。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圣女果种植全年产量100吨,叶菜种植全年产量2吨,年产值预计超过100余万元。
自第十三批驻村工作队入驻旺比村后,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韩霜就开始带着队员们深入市场调研,以“不打农药、新鲜采摘、甘甜多汁”为卖点进行宣传推广,还组织了“自助采摘”活动,甚至还搞起了“直播采摘、配送上门”的新花样,帮助企业打开产品知名度和销路,让这些新鲜蔬果出现在了更多人的餐桌上。
据韩霜介绍,目前物联网植物工厂不仅为旺比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预计贡献40万元,还给乡亲们创造了上百个临时工作岗位,解决了三位大学生的长期就业问题,人均月收入接近5000元。这一切,都让这片盐碱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