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天,增收正当时。随着“万企兴万村”行动全面实施和深入开展,驻尼巴村第十三批工作队(市委办公室派驻)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在八宿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的关心支持下,与闽藏援高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藏香猪捐赠协议,就产业发展、拓展就业、帮扶济困方面展开深度合作,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注入新活力。
“变”与“不变”的碰撞
尼巴村气候条件好,适合发展种植养殖业,群众历来有饲养黄牛、奶牛等牲畜的习惯,但受自给自足传统观念影响,牲畜商品化产业化率低,对依靠养殖业增收致富的思想保守、不愿轻易尝试。驻村工作队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先开展走访摸排掌握群众意愿调研,初步了解到当前需求、群众顾虑和意见想法,为下步工作开展做足功课、做好准备。同时,深入田间地头就产业发展开展政策宣讲,讲清楚藏香猪养殖变的是观念、不变的是生产生活方式,讲清楚产业发展变的是观念、不变的是党始终如一的关心帮扶,讲清楚乡村振兴变的是观念、不变的是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帮助群众从思想上“祛心病”,主动解困惑、消顾虑,通过村民大会、村“两委”班子座谈会开展致富路子大讨论,引导群众改变固有思维、主动学习技术、融入社会发展,鼓励群众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全力投身乡村振兴,带动群众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予鱼”和“授渔”的结合
尼巴村群众养殖技术功底扎实,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快。驻村工作队坚持发挥优势、趁热打铁,积极协调闽藏援高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送猪上门,为养殖意愿强烈、低收入困难群众无偿捐赠藏香猪苗29头。坚持送技术到人,针对群众藏香猪养殖技术不熟、经验不足的问题,驻村工作队联合闽藏援高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家、技术人员召开现场培训会,就饲养、防疫、管理等养殖常识进行详细讲解说明,精准覆盖到19户110余人,达到了学习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坚持送服务到户,发放藏香猪养殖明白卡、养殖技术说明书、防疫手册等资料60余份,组织村医兽医开展卫生防疫大排查、养殖场地大检查、生长情况大巡查,建立一户一台账,及时发现、有效处理普遍性问题、苗头性隐患,确保企业爱心捐赠落到实处、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农户”到“企业”的新探索
尼巴村地理位置优越,处于G318过境段,交通运输十分便捷。驻村工作队坚持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的思路,不断完善村企共建机制,积极探索“企业+村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企业订单、农户托管、整村推进等方式,将技术、人才、管理、资本等现代化生产要素注入乡村,逐步推动家庭散养向养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时,拓宽“旅游+”增收新渠道,积极推动尼巴村过去游客“看山看水看风景”的过境游向“吃住行游购娱”旅游目的地转变,探索推出藏香猪火锅、烤全猪等地方特色以及藏香猪火腿、藏香猪腊肉、香肠等食品,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激活本地消费潜力,激发群众致富热情,不断增加群众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