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正森
走在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城街头,总能看到现代化的垃圾清运车在环卫工人操作下有序清理城市生活垃圾,街道清扫车带走落叶、分装垃圾、清扫路面,走过大街小巷,留下满城清爽。
在这些现代化多功能垃圾清运车车身上赫然写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捐赠”字样,这是10万琼布儿女对援建企业的特有感激方式。
2022年7月起,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以下简称:三峡集团)接替中国宝武集团对口支援昌都市丁青县。
丁青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刘浩向记者回忆起两年前垃圾处置面临的窘境:全县共有3座生活垃圾填埋场,格仁填埋场已库满停运,尺牍镇填埋场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觉恩乡填埋场因无专业设备对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压实,无法达到标准压实密度,导致库容量提前进入封库期。此外,全县53个垃圾池因未配备垃圾运输车,第三方公司常常出现垃圾清运不及时、不规范等现象,环保压力较大。
2022年,丁青县城管局试着向刚到丁青的三峡集团申请捐赠一批垃圾处理设备,以缓解燃眉之急。
三峡集团援藏队通过走访调查,研究制定了解决方案,投入765万元为丁青县购买了14辆(县城1辆,13个乡镇各1辆)生活垃圾运输压缩车,2台洗扫车,并为垃圾填埋场配备320挖机一台、50装载机1台、推土机1台、路面清扫冲洗消杀车1辆,并邀请专业人员到丁青县培训指导,让环卫工人能够尽快上手,投入运用。丁青县垃圾回收处理工作从此步入了规范化、专业化道路。
丁青县县城海拔3873米,冬季漫长、寒冷、干燥。为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早在2009年,丁青县就在老城区修建了集中供热锅炉房,安装了2台10蒸吨的燃煤热水锅炉;2012年,又在新区修建了二期锅炉房,装备了2台20蒸吨的燃煤蒸汽锅炉。
后来,因环保不达标,加之维修成本攀升,2018年,丁青县被迫对一期燃煤热水锅炉进行拆除。当时,为解决老区居民的冬季供暖需求,便从新区锅炉房新建一条蒸汽管道将暖气送至一期锅炉房。至此,全县城的集中供暖由二期锅炉房承担。
时至2022年,燃煤锅炉已运行十年之久,常年高负荷运转,部分设备已严重老化,有害排放物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成为环保重点督查对象,每年还需花费几十万元对设备进行维护,整改迫在眉睫。
了解该情况后,三峡集团援藏队积极筹备供暖厂设备改造项目,总投入4600万元,计划安装4台电极式热水锅炉及对应工艺系统、电气系统、通风空调系统和自控系统等,配套改造锅炉厂房、管网、防排烟、消防、弱电、通信等工程、厂房装修、系统调试、配套运维办公综合设施。目前,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
三峡集团援藏干部,昌都市丁青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郭金涛告诉记者,2025年12月项目改造完成后,不仅能有效提升供暖效率,每年节省300万运维开支,还能彻底杜绝粉尘污染、硫化物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实现零污染排放。
丁青穹鹏民族手工艺品基地是当地一家以制作手工藏式服饰、校服、被服为主的生产加工企业。早些年,因设备落后、效率偏低、款式单一等原因,无法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经营较为艰难。
三峡集团援藏队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制定了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提升方案,总投资300万元,在原有二层建筑上加盖一层面积为910.44平米的服装制衣车间、库房,还增设了一部货运电梯、一台630KW变压器。
改造完成后,基地在生产场地、制衣设备等方面实现了较大提升。三峡集团援藏工作队又积极引入了先进的服装加工工艺,组织技术人员对产业工人进行培训指导,单日服装生产量从200件提高到了300余件,产品样式更加新颖时髦,并吸纳了丁青4名高校毕业生和18名农牧民群众顺利就业。
此外,三峡集团作为全国领先的清洁能源集团,根据丁青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挖掘当地风能、太阳能开发潜力,在布塔乡、木塔乡等高海拔乡镇开展清洁能源供暖试点建设,为丁青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寻求新的增长点。
丁青县布塔乡、木塔乡均属于四类区乡镇,气候条件恶劣,昼夜温差极大,两个乡易地搬迁安置点的246户农牧民均存在冬季无供暖、供暖设施设备不完善等问题,给村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三峡集团总投入300万元,2023年6月至12月完成供暖工程施工,让246户居民在冬季来临前,住上了温暖舒适的新房,从此彻底告别了漫漫冬日的寒冷和窘迫。
丁青县巴达乡达麦村海拔较高,村民房屋老旧、人畜杂居现象较为常见,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为推动达麦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2022年,丁青县委县政府启动了达麦村美丽宜居特色乡村建设项目。其中,三峡集团投入500万元承担了34556.26平方米的村容村貌改造工程。2023年11月,411名村民搬进了焕然一新的新房。
为鼓励丁青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习报国的远大理想,三峡集团在丁青设立了三峡援藏奖(助)学金,先后为丁青县中学、县小学、实验小学等10余所学校的498名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发放奖助学金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