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志雄 通讯员 刘沧泷)“坚持”“希望”“我希望我们家乡越来越好”……日前,西藏昌都市左贡县旺达镇列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传来了阵阵读书声。
原来,这里正在开展“爱汉字,学汉字”中老年汉字学习系列课。课堂上,社工带领农牧民围绕“希望”“坚持”开展跟读汉字的拼音发音,并按照步骤一笔一画,示范教授汉字笔画书写顺序。经过一个小时的学习,农牧民们基本掌握了汉字书写的技巧并能够完整地写出本期学习的词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是促进各民族同胞交往交流交融的主要渠道。
没有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就无法将党的政策实实在在送到藏族同胞的心里。自2020年起,对口支援左贡县的福建省第九、十批援藏工作队厦门工作组以基层为阵地、以社工为支撑、以课程为抓手、以科技为助力、以奖励为补充,在左贡县常态化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课程。
在推广过程中,福建省援藏工作队厦门工作组紧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基层资源优势,引进厦门和欣社工服务中心专业社工组织,结合藏族同胞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量身定制课程表,利用科大迅飞语言学习设备等科技手段,提升学习效率。并开展积分兑换,以分换物促学习,保障上课到课率,引导农牧民群众形成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来学习之前,我是不会写汉字,也不会讲普通话,每次进货都需要人帮忙,现在我自己去就可以了。”落斯郎是列达村一个超市的老板,之前不会通用语言的他,日常对外交流存在诸多障碍。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开展汉字学习以来,落斯郎几乎每节课都参加,现在不仅能说汉语,还能写汉字了,解决了他日常沟通中出现的那些难题。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是一件花小钱,办好事,办实事的利国利民利团结的好事,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据了解,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厦门工作组通过经费保障、社工主导、群众参与的模式,至今年6月份已开展学习课程40多场次,服务人数400人多次。
“接下来,我们将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地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培训学习覆盖面,利用援藏经费及资源,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覆盖县城周边乡镇,并加强与科大迅飞公司合作,探索适合藏族同胞通用语言设备的研制开发。同时,还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进校园,通过小手拉大手形式,在全县营造学习通用语言文字的氛围,拓展农牧民群众就业渠道,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左贡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福建省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厦门工作组组长柯海涛说。
语先行,心就相通。农牧区是西藏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点区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有利于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