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娜 向巴曲增)6月8日上午,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物局)、市旅游局、市文旅集团、市教育局、市融媒体中心承办,市非遗保护中心、市康巴文化艺术团、各县(区)文化局、类乌齐县艺术团、卡若区艺术团协办的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 ”为主题的昌都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茶马广场举行。
演出活动由康巴文化艺术团带来的《藏戏》拉开帷幕,歌曲《文成公主》《我的心在卡若》,舞蹈《擦卡缘》《卓》等8个精彩节目轮番上场,给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全新的视觉非遗盛宴,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气氛十分热烈。来自类乌齐县民间艺术团带来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卓舞》,把整场活动的氛围推向了最高潮,女舞者们鲜艳夺目,男舞者们头戴将领的头盔,佩着腰刀,威武雄壮,舞姿优美、歌声嘹亮。据说,岭卓舞延续了《格萨尔王史诗》中岭格萨尔赛马取胜夺得王位宝座之际,岭人大众普天同庆,高歌飞舞,颂扬功绩十三天的情景。
来自四川的游客徐鹏对此次活动表示非常感兴趣,他说:“今天来茶马广场游玩的时刚好遇到了非遗表演,看到了精彩的传统文化表演和精美的手工艺品展销,我对藏装十分感兴趣,打算买一套来尝试一下,希望大家可以来这边感受一下昌都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茶马广场两侧,来自全市61家非遗工坊、非遗项目保护单位集中展示及展销非遗产品,从金属手工艺品到黑陶制品,从藏地乐器到特色服饰,从唐卡绘画到藏文书法,从传统藏药到藏地美食……无论是装饰品还是生活用品,既传承着古老的技艺,又连接现代生活,琳琅满目的非遗作品和产品,吸引了参观者和购买者的眼球,博得声声赞叹。同时还开展了藏装体验、藏文书法体验等活动,广大群众近距离感受了非遗的魅力,感受了非遗保护成果。
昌都市卡若区东尕艺奇艺术中心创始人嘎玛朗加告诉记者:“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展示活动,我带来的是唐卡和文创作品——掐丝唐卡,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不仅将我们的产品通过展销会的平台推介出去,还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手工艺品,这对我们昌都非遗的传承具有很大的意义。”
整场活动通过“昌都非遗”等抖音号进行了全程直播,展现昌都非遗歌舞魅力,介绍昌都非遗文化和产品,直播观看人数达到20000余人次,图片直播观看人数达到10000余人次。据统计,当天的销售额达40余万元。
截至目前,全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10项;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41项;列入市级非遗名录的项目53项;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的项目录157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30人;市级非遗传承人150人;县级非遗传承人214人。全市非遗工坊61家、非遗传习基地19家、非遗进校园示范基地4家、非遗景(区)点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县1个,第一批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目录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