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索朗多布杰)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切实维护文化权益、构筑网络安全屏障,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2月26日至3月7日,昌都市各级“扫黄打非”办公室结合全市春季开学实际,以“护苗”促“育苗”为目标,加大“护苗2024”行动工作推进力度、整治深度、宣传广度,进一步坚定“主心骨”、守好“主阵地”、唱响“主旋律”,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抓部署,坚定“主心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扫黄打非”部门的重要职责。昌都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及时下发有关“护苗”行动《“扫黄打非”工作提醒》,进一步明确各单位职责和工作重点,全市各级“扫黄打非”部门聚焦主题主线,调动各方力量,全力协作配合,组织开展市场检查和宣传引导活动,并将“护苗”工作纳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要内容,主动将“护苗”工作置于精神文明建设大局中思考、谋划和推进,做到同向同行、合力合拍,切实有力调动了各部门“护苗”工作主动性、未成年人参与积极性。
抓监管,守好“主阵地”。一是抓市场监管。各级“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成员单位,深入各自辖区内的学校及校园周边文化市场开展联合检查,重点对春季学期教材发行、图书捐赠、教辅资料等进行了检查,有力维护了校园教学秩序和未成年人文化权益。二是抓网络监管。组织网信、公安等部门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利用舆情监测软件,认真清理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工作,加大对互联网媒体、网站的监测力度,强化全时全网巡查各类乱象问题,有力遏制了违法违规等有害信息。出动执法人员120余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175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2份,收缴非法出版物10余本。
抓宣传,唱响“主旋律”。坚持把教育防范作为“护苗”工作第一道防线。一是各级“扫黄打非”办公室把“护苗”行动融入各级学校“开学第一课”中,深入学校开展“扫黄打非”知识普及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宣传教育工作,向广大师生们讲解如何辨别非法出版物、绿色安全上网,引导大家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二是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平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扫黄打非·护苗”知识,提高家长对“护苗”行动的知晓率、参与度,引导家长督促未成年人文明上网、绿色阅读,有力构建了家校同防共育的浓厚氛围。期间,发放“扫黄打非”宣传手册7500余份,受教育人数达32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