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湘楠
乍暖还寒,望向藏东大地,以连绵起伏的群山为纽带,将碧蓝的天空与辽阔的草原连接在一起,白云、牛羊、绿植点缀其间,只是这么简单的勾勒,就将原始而奇丽,富饶又充满生机的画卷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昌都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围绕高地“十大行动”,系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建设有力有序,藏东高原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美丽昌都建设得到有效推进。
夯实“绿色之基” 守住碧水蓝天
昌都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推动“河湖长+警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落实落地,全市国控、区控监测断面水质均达Ⅲ类及以上标准;开展沙尘、扬尘专项治理以及农药化肥“零增长”工程和“禁白”行动,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保持100%,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护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全市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达到30个,森林覆盖率达到34.78%,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78.04%。
目前,昌都市获评国家级、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丁青县、江达县成功命名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4个,示范乡镇67个,示范村居673个。
一条条举措,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果,反映了昌都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也见证了昌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团结一心、砥砺前行的奋进精神和不竭动力。
筑牢“绿色之本” 实现共生共赢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昌都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推动昌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亲近自然、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2023年,昌都已入驻和预入驻的地球第三极优选标准平台的19家品牌企业,实现销售额7573.19万元;持续开展“三品”战略行动,推动当地农畜产品发展,2023年全市获证“三品一标”产品28个;大力推进金沙江、澜沧江等流域水风光综合开发,昌都市水电、光伏风电装机已建在建装机1490.9万千瓦;推进绿色矿山遴选,全面启动“第一批自治区级绿色矿山”申报工作,已向自治区初步申报了三家矿山企业。
与此同时,昌都市通过开设“星火高地讲堂”、开展专题培训、基层宣讲等方式,持续宣传全市各行各业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举措和良好成效,倾力做好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工作,在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全面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营造全市各族人民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新征程上,一个山青岭秀、水澈湖清、风光月霁的美丽昌都,正在向我们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