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融媒
2023年,昌都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围绕市委“22445”总体工作思路和“三区一高地”创建,凝心聚力,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昌都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深冬的三江大地虽然寒意渐浓,但是在昌都新区各企业生产车间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这几天,昌都光宇利民药业藏药厂蔓菁膏生产车间的工人们正抓紧岁末时间抓生产、赶进度,将一批批优质安全的藏药运出车间,投向市场。截至目前,昌都新区引入了30余家医药企业,占地面积约232亩,注册资本近5亿元,累计上缴税收超过2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固定资产总投资已达4亿元。
据昌都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吴荣钱介绍,“2023年以来,昌都新区依托周边县区藏药材资源优势,建立藏药‘种植+生产+研发+藏医院’发展体系,积极打造藏医药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制药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构建以藏医药为特色,以生物医药创新基地为支撑的生物制药和大健康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智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2023年以来,昌都新区以医创、文创、农创、科创“四大双创”基地为载体,依托双创大环境,强化打造创新平台,提升园区双创载体服务能力,从单个企业创新转变为集群创新,持续加大“四大双创”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加快“八大产业”发展,着力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园区现有国家级双创平台2个、自治区级双创平台4个。仅2023年1至11月,园区新增注册企业122家,完成全年目标的152%,新增注册资本21.7亿元,完成入库税收7.7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9%。目前,在昌都新区累计完成新设企业1538家,税收收入67亿多元。
“昌都新区作为自治区破除昌都发展瓶颈、释放经济活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和昌都市构建‘一核两副三片四面’区域发展新格局重要举措,先后获批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创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成为了昌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昌都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副主任卓玛曲西表示。
在昌都市卡若区通夏村查果拉山餐具清洁厂里,工人们正在井然有序从事着餐具的清洗、消毒、包装等工作,家门口的产业让群众足不出村就实现了稳定就业。
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通夏村村民朗加丁增告诉记者,“2020年,产业园建成以后,我们村有大概50名村民在这里工作,每年能够有七万元的收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工作,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2023年,昌都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中心工作,在全部承接落实自治区21项民生实事的基础上推出了《关于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十条措施》,强力推动“十条增收硬措施”落实落地,各类项目吸纳农牧民务工11.94万人次、带动增收6.79亿元,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15万人、劳务收入17亿元,77851名万元以下脱贫人口全部清零,广大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 2023年,昌都市坚决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5亿元,同比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86亿元,同比增长12.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5亿元,同比增长31.7%;全口径税收收入完成37.25亿元,同比增长50.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460元,同比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675元、18460元,同比分别增长增长10%和13%。”昌都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科科长敬正红告诉记者。
一串串详实的数据背后,既是一件件温暖人心的民生实事,也是昌都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奋发有为,推进昌都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2023年,昌都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做大做强清洁能源、绿色工业、文化旅游三大主导优势产业,聚力发展高原生物、商贸物流、藏医药、高新技术四大挖潜提质产业,一体推进产业链建链、延链、补链、强链,“3+4”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全区首个青稞白酒重点研发项目落地昌都,全区首个阿旺绵羊胚胎中心投入生产,芒康现代农业产业园上榜2023年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藏东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强力推进......一项项重点项目的落地和实施,有力推动了昌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全市上下民族团结更加紧密,高质量发展更加强劲,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更加有效,固边兴边富民更加扎实,凝聚起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昌都建设的强大合力。
每到傍晚时分,华灯初上,藏东明珠灯火璀璨,昌都各族干部群众自发来到茶马广场、解放广场、水上广场,欢歌起舞, 感恩幸福生活,舞动美好人生。
“每天晚饭过后,我都会来这里跳锅庄舞。”市民阿丁说,“现在昌都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大,城市建设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