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5 昌都报社出版地址: 西藏昌都西路24号电话:0895-4823845传真: 0895-4822257






2023年11月14日

类乌齐:这个教育基地有看头

图为僧人参观教育基地。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志雄 扎西旺堆 群旦次仁 嘎松江措 斯嘎 通讯员 任月玲

在类乌齐县类乌齐镇类乌齐寺对面,有一处新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基地展厅内,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简朴的文物,一个个真实的故事,生动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在西藏的成功实践以及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废除封建农奴制、完成民主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伟大壮举及不朽功勋。

这个教育基地,是今年5月份由类乌齐寺主动出资26万元打造的,其展示内容由十三个板块和党中央对涉宗领域颁发的锦旗、旧社会时期本民族生产生活工具、辖区的风景图片,以及僧众参与的亲笔书画图片等组成,主要从党和国家对民族和宗教工作的政策宣传,大力宣传和教育引导僧众不忘初心,秉持藏传佛教界和寺庙历代高僧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和弘扬高僧大德做出的贡献等方面进行展示,充分见证了寺庙历来是爱国爱教、加强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藏汉民族一家亲的亘古不变的事实。

“僧人朋友们,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的祖国,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心,民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动藏传佛教中国化,这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的使命......”

教育基地内,一群僧人在类乌齐寺寺管会党组书记黄显安的带领下,通过聆听讲解、观看现场展板、文物陈列、图片介绍等资料,了解中华民族伟大的斗争历史,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僧人尼玛森格告诉记者:“在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民管会组织我们寺庙僧人升国旗、唱国歌,以及藏文、汉文的书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比赛活动,同时还会进行‘爱国爱教’‘四条标准’‘三个意识’等爱国主义的相关教育。尤其是今天参观了教育基地,看到了这么丰富的历史资料,让我们深刻的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我们的爱国情怀,永远铭记党的恩情。”

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事关国家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事关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教育基地建成以来,类乌齐寺管会围绕建好用好教育基地,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职能,通过举办系列宣传展示、主题教育、文物陈列、现场讲解、现场互动交流活动,凝聚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共识,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赞誉。

“教育基地作为最直观最立体的历史教科书,作为进行爱国主义和弘扬宗教领域爱国爱教的先进事迹和时代精神的重要依托,以教育为抓手,在实践中成为寺庙僧人和信教群众深刻了解历史价值,了解党的历史和核心价值,了解党的宗教政策,激发寺庙僧人和信教群众的爱国热情、凝聚力量、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爱国爱教的红色基因,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黄显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