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4-0015 昌都报社出版地址: 西藏昌都西路24号电话:0895-4823845传真: 0895-4822257






2023年06月27日

筑巢引凤添活力 聚才引智谋发展

十年前的A坝区

日新月异的昌都新区A坝区

昌都融媒 洛隆融媒 江达融媒 贡觉融媒

编者按

今年是昌都新区发展的第10年。10年来,作为自治区破除昌都发展瓶颈、释放经济活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昌都市构建“一核两副三片四面”区域发展新格局重要举措,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援藏省市企业的无私援助下,昌都新区发展日新月异,成为了昌都改革开放的先行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全媒体系列报道《昌都新区10年巡礼》。

昌都新区地处澜沧江畔,距离昌都主城区30公里,规划用地面积810多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410多公顷,空间上遵循“一廊一带、两心多片”的布局。机场快速通道、国道214线穿园而过,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明显。

坐落在新区内的昌都市银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里,工人们正在进行装卸工作,一派繁忙的景象。作为第一批入驻昌都新区的企业之一,见证了昌都新区十年间发生的巨大变化。

昌都市银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秦令辉清楚地记得,2014年8月20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成立公司,刚来的时候,新区这边一片荒凉,超市、餐馆都没有。当时很不方便,我们买日用品都要跑到昌都去。如今购物、消费,应有尽有,生活便利,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2013年4月正式挂牌以来,昌都新区始终牢固树立“马上就办、特事特办、办就办好”的理念,用足用活自治区、昌都市赋予开发区的各类优惠政策,大力推行领导拜访招商、全员招商、以商招商、展会招商、网络招商等模式,通过软环境来弥补硬环境的短板,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

昌都新区管委会综合处处长赵翠莲说:“当时的招商团队只有三个人,配套条件、交通情况都很差。硬件不够,我们就提升软件,从提升企业服务来做,每对接一家企业,特别是从内地邀请来的企业家,我们除了介绍昌都和新区的投资环境,更是把他们当家人一样的照顾,怕他们有高原反应,无微不至的照顾,以真心换取真心。就这样有了第一家投资企业的落地。落地后我们采取保姆式的服务,帮助企业跑办各类手续,不断的发展企业、带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到我们新区投资了。截止目前,我们园区已经入驻了1400多家企业,实现了入库税收61亿多元,解决就业3000多人。”

10年来,昌都新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产业聚集产城融合,不断夯实发展新基础,大力推动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环保建材、农特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民族手工业等八大产业发展。注重产业链前端、中端、后端一条龙服务及运营,促进企业在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据西藏昌都光宇利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工艺员王聪介绍,2021年入职以来,我亲眼见证了公司从无到有,效益蒸蒸日上,现在我们有20多个产品,三条生产线,产品销往内地、海外、欧洲等地,接下来我们将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扩大销售渠道。

西藏昌都藏药厂副厂长赤列加措对药厂发展如数家珍,2016年,西藏昌都藏药厂整体搬迁到昌都经济开发区,当时刚入驻的时候,我们一年的产量也达不到10吨,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现在总产量已经达到了150吨以上,今后的目标我们将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产值产量更上一层楼。

筑巢引凤添活力,聚才引智谋发展。2018年,昌都新区获批自治区级经济开发区,2020年获批创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0年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近年来,昌都新区围绕自治区“一核一圈两带三区”发展格局,聚焦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提前谋划布局,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站场优势,大力推行“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加强与援藏省市交流合作,依托对口援藏省市企业资源,共建飞地园区,发展飞地经济,成为昌都改革开放的先行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