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梁侠 嘎松江措 边坝融媒 张海军)忠诚热血洒高原、烈烈英魂诉长风。连日来,我市各县(区)、各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纪念活动,祭奠英烈、缅怀先辈,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这几天,在烈士陵园纪念碑前,市中(区、直)各单位干部职工、驻昌援昌部队官兵、学校师生代表通过敬献花圈、扫墓等方式,深切缅怀为实现西藏和平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们。
昌都市森林消防支队勤务中队指导员车同轶说:“今天缅怀先烈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事迹,作为昌都森林消防指战员,我们要继承和弘扬烈士们的遗愿,踏着烈士们的足迹奋勇前进,为祖国的强大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其梅将军的墓前摆放着一簇簇黄色、白色的菊花,他远在北京的女儿王昌为已经74岁,今天,通过与好友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了祭奠,王昌为深情地说:“先辈们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给我们创造了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不能忘记。亲爱的爸妈,我非常想念你们,现在的昌都在党中央、自治区以及援藏省市的帮助下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你们放心吧!”
当天上午,市委党校教职工和市第二十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前往市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活动。
在“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前,党员代表双手托起花篮,缓缓走向纪念碑,将花篮摆放碑前;全体人员胸带白花、手持菊花,列队肃立默哀,重温入党誓词,认真聆听原昌都地区公安处“1·12”特别行动小分队英烈先进事迹,深情吟诵《七律·长征》《梅岭三章》《让世界屋脊开满幸福花》等红色革命诗歌,瞻仰、打扫烈士墓地,感受先烈们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大爱,追思革命精神。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今天缅怀先烈,进一步理解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句话,没有革命先烈的牺牲和付出,怎么会有我们现在祥和安宁的生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干部,一定不负重托、认真学习,继承先烈遗志,弘扬“老西藏精神”,立足市委确立的“22445”总体工作思路,为推进新时代昌都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昌都市革命历史博物馆,来自市广电局的干部们和市第一幼儿园的学生们先后参观了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办公旧址、昌都解放革命文化馆、将军楼等区域,重温了张国华、王其梅两位将军的个人事迹以及“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的深刻内涵。
昌都市广播电视局办公室副主任胡云松说:“我们祭奠革命英烈,就是要学习和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
为了让“绿色清明”成为新风尚。从3月31日开始,昌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公众号向社会各界发布了题为“2023 崇尚·清明祭英烈”倡议书,倡议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网上祭奠,推动绿色、生态、文明祭扫理念深入人心。昌都市委网信办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副主任斯朗巴吉通过网络献花并留言。她说:“缅怀,是为了铭记,更是为了传承。每一次致敬英烈,都是对我们初心的叩问。作为青年干部,我们更应志存高远、砥砺奋进,锤炼自己不惧风险、敢于斗争的风骨和品质,在新时代创造出属于我们的好成绩!”
今年,全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各级烈士陵园开展代祭扫工作,对全市11座烈士陵园、1000余个烈士墓开展代祭扫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0余家单位,近3000人次,通过提前预约,有序来到昌都市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
昌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仁明说:“赓续英烈精神,汲取前进力量,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和方向勇毅前行。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用心用力倾情做好烈士纪念褒扬等工作,以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向先烈致敬。”
这些天,在卡若、八宿、贡觉、左贡、江达、边坝等县区烈士陵园,干部群众和学生向革命烈士墓敬献花圈,集体默哀,宣读誓词。大家缅怀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奋斗的激情荡漾在每个人心中。边坝县烈士遗属多杰扎西说:“清明祭扫,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励我们继承先烈精神,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创新实干、辛勤奉献。”